塞下曲六首其二唐卢纶_<<塞下曲>>唐卢纶其二的意思
卢纶
林暗草惊风,将军夜引弓。
平明寻白羽,没在石棱中。
<<塞下曲>>和<<塞上曲>>都是古代歌曲名称,乐府诗题,到唐代更为流行。卢纶<<塞下曲>>一组六首诗,又名<<和张仆掘轮射塞下曲>>,是他的名作。这组诗写军中发令、习武、射猎、破敌、奏凯、庆功的情况,描写军营生活十分逼真。这是第二首。
"林暗草惊风,将军夜引弓"。诗一开头就将人带入将军夜猎的特定场景:月黑、林深、草盛,一派宁静;可是,陡然间狂风骤起,乱草纷披。常言道:风从虎,云从龙。短短一句诗制造了一种似有猛虎腾跃欲出的紧张气氛。"惊"字传神,强风惊动深林乱草,似有伏虎奔出。表面上草惊,实际上是人惊:风吹乱草,惊动围猎的将军,他本能地立即随手拉满强弓。这一个"引"字,看似平易,但将军那种屏息静声、全神贯注、心神紧绷的神态和勇武姿势,却宛然在目。一"惊"一"引",把读者的注意力也引入高度紧张的氛围中。
"平明寻白羽,没在石棱中。"这两句由奇而平,紧张的气氛为之一兄散冲松,使人喘了一口气。第二天清晨,到打猎现场搜寻猎物,分明是白羽疾出,飞镝中的,却并非什么猛虎,而是草中一块卧石!而且更令人惊叹的是,那支装着白色羽毛的箭镞竟深深进入石中。一个"没"字,把将军高超的技艺、过人的臂力,描绘得非同一般。从而更可想见昨夜将军的英姿。这里实用李广射石的典故:汉代名将李广猿臂善射,在右北平任太守时,"出猎见草中石,以为虎而射之,中石没镞,视之石也。"(<<史记-李将军列传>>)
诗人以羡歼重彩浓墨写将军射猎,仅是诗的表层意境;其言外之意,却是:有这样英武的将军守土卫疆,何愁边境不宁?
诗以夸张的笔法,创造了特定的射猎场景以及氛围,通过戏剧性的情节,赞扬了一位将军的英武善射。形象丰满,浪漫主义色彩浓厚,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。
暗用李广事,言外有边防严肃、军威远振之意。(李锳<<诗法易简录>>)
此借用李广事,见边师之勇健。李广射虎事,仅言射石没羽,记载未详。夫弓力虽劲,没镞已属难能,而况没羽。作者特以"石棱"二字表出之,盖发矢适射两石棱缝之中,遂能没羽,于情事始合。卢允言乃读书得间也。(俞陛云 <<诗境浅说续编>>)
塞下戚乱曲的解释组诗名。唐代卢纶作。共六首,分写 将军 发令、出猎,率兵追敌、破敌,以及 凯旋 庆高神档功等边塞军旅场景,风格雄壮瞎知豪健。其中第二首写将军夜猎,射箭没石;第三首写追击敌军,雪满弓刀,尤为后人传诵。
词语分解
塞的解释 塞 ā 堵,填满 空隙 : 堵塞 漏洞。塞尺。塞规。 堵住器物口的 东西 :活塞。塞子。 塞 à 边界上险要地方: 要塞 。关塞。塞外。边塞。塞翁失马。 塞 è 义同(一)①, 用于 若干 书面语词:闭塞。阻塞。搪塞。